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情况总结



  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推进书香保税建设,丰富文化活动,满足文化需求,提升区域文化品质,充分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一、全力推进阵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显著

  依据《公共图书馆法》第十三条,建立覆盖城乡,便捷使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以文化中心为核心,覆盖海港、空港、临港区域的图书馆分馆、深入企业学校和社区图书流通站为补充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建设布局,曾先后赴实验小学、一中滨海、空港学校、中铁十八局、天津特警总队、太钢不锈钢有限公司、嘉里粮油、海港分馆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交流共建需求。截至目前,已建成的图书馆分馆及图书流通站达到28家,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类型达32种,有力保障了企业职工和居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依据《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条,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开展联合采购、联合服务,实现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促进文献信息的有效利用。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积极与滨城图书馆开展联合服务,实现与滨海新区各图书馆间的图书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联采联建工作,多次前往泰达图书馆、生态城图书馆等场馆开展相关调研工作,并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近500份,整理汇总形成一套数字资源建设的调查报告,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重视未成年人及特殊群体服务,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依据《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开展面向少儿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针对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开设了两处未成年人阅览区域:图书馆一层亲子阅览室(0-8岁)和二层青少年阅读体验中心,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21天亲子共读、新生儿阅读成长计划、新入学儿童阅读推广计划、冬夏令营系列活动、少儿话剧社、少儿书画评比、有声阅读、少儿益学堂等各类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不断丰富青少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十四条中还提到公共图书馆应该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1.文化中心图书馆针对残疾人服务:图书馆配备轮椅和轮椅专用通道,电梯内部设防滑垫,阅览专座,专用轮椅,专用洗手间等,阅览区书架通道必须保证轮椅可以转弯,提供有声电子读物。图书馆配备专门馆员接待残疾读者,除了进行参考咨询,还协助残疾人读者解决自身需求,如取水,上卫生间,拿书,上下楼梯,出入馆室等。为了帮助残疾人,我们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和设备资源,定期举办活动。让残障人士感受到全社会关爱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技能和文化交流水平,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他们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2019年4月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举办“书香园区·全民阅读”暨2019年读者表彰活动,我们特邀残疾退役军人读者上台发表读书的感受,以及文化中心给他生活带来的便利。2.文化中心图书馆针对老年人服务:我馆配备了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服务用品和设施,如老花镜、医药箱(备有速效救心丸等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此外馆室各楼层配有无障碍通道、电梯、热水供水机、室内厕所、沙发区,室内设落地窗、配照明设备的阅览桌和阅报桌,成人阅览室备有大量老年人感兴趣的历史、医药保健、书画等文献资料,报刊阅览室提供种类齐全的时事报刊,总体为老年人读者提供了一个明亮、便捷、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同时,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我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活动。开设中老年计算机零基础公益培训班,提高区域中老年读者计算机实用技能,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举办主题讲座、沙龙活动,如空港文化大讲堂——“3.15”消费维权法律知识讲座,帮助老年人普及法律常识,维护合法权益;空港健康大讲堂——中医健康养生、合理膳食·预防慢病专题讲座,以及生活沙龙——五行养生 健康有道等活动,帮助老年人全面关注健康,做好日常保健养生。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书香保税全民阅读浓厚氛围

  依据《公共图书馆法》第三条,公共图书馆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税区文化中心以“书香保税”为主要抓手,着力打造具有保税特色的公共阅读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文化大讲堂、读者沙龙、阅读成长计划、冬夏令营、知识竞赛、云展览、云直播等书香保税全民阅读系列活动3100余场,营造了区域浓厚的阅读氛围。同时,开办了涵盖书法、绘画、摄影、声乐、话剧等内容的中老年公益艺术培训班15个,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文化中心已逐渐成为保税区一张靓丽的阅读名片。

  四、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持续助力保税区优化营商环境

  依据《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五条,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条件,为国家机关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积极探索知识信息服务新路径,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及决策支持,助力区域招商引资,重点围绕经济发展热点、行业动向、各地动态、国研专稿、企业排行等栏目进行信息编辑,自2021年以来编发《信息摘编》11期,充分担当政府决策的“助手”、企业创新的“智囊”、人才服务的“智库”。

  五、加强志愿者团队建设,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

  依据《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六条,鼓励公民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保税区文化中心积极组织区域群众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图书馆成立了志愿者团队, 截至目前,我馆拥有志愿者达到近千人。该团队自成立以来,自觉践行志愿者精神,在服务社会、服务青年、传播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根据馆内的实际需求及志愿者普遍特点,2020年我们重新完善了志愿者管理制度,规范了考核标准,细化了服务项目,增添了奖惩机制,并在每年底对具有突出表现的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发志愿者来馆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