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图书推荐】马小跳发现之旅——世界图书馆大观


世界图书馆大观

你知道最大的图书馆在哪里吗?

你见过最美的图书馆长什么样?

...

一场知识与趣味并存的发现之旅

即将开始啦!

快跟上马小跳和他的小伙伴们,

一起到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去瞧瞧吧!

  

作者:杨红樱、央美阳光

ISBN:9787533291600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馆藏位置:2楼青少年阅读体验中心1排4列4层

第一站——中国最大的图书馆

  今天马小跳和他的小伙伴来到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在世界上排名第三。

第二站——世界图书馆的“鼻祖”

  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长什么样?马小跳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很想知道,因此他们决定来看世界图书馆的“鼻祖”——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第三站——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

  听说有一家图书馆外观看起来像一颗巨大的钻石,马小跳和他的小伙伴们都非常想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图书馆。

第四站——斯图加特市图书馆

  你见过边长44米的巨大“魔方”吗?没见过不要紧,跟着马小跳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去见识一下吧!

第五站——璧山公共图书馆

  你知道书屋吗?书屋里不能容纳太多人,但是却可以在高处享受独立的空间。那么,你见过“书屋”一样的图书馆吗?


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早在1909年就建立了,当时它的名字是京师图书馆。在那时,图书馆里就收藏了清朝时期翰林院、内阁大库、国子监等很多地方的藏书。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它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馆藏书籍超过3100万册,其中古籍文献就有200余万册。藏书年代最远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那时候的文字都是刻在龟兽骨上的。另外,中文和外语的杂志、报纸、录音带、唱片……这些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应有尽有。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新馆在2008年9月9日正式开放了。新馆就建在“老馆”旁边,它的外形新颖别致,一个底座支撑着一本巨大的“书”,仿佛在等着爱书的人来一页一页地翻阅。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亚述巴尼拔听起来很像人的名字?没错,它的确是人的名字。亚述巴尼拔是亚述的末代国王,他生前博览群书,酷爱图书,曾经在一块泥版上刻写了读书的必要性。正是因为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所以亚述巴尼拔才修建了这座图书馆。

  1849年,英国的业余考古学家莱尔德在发掘亚述王宫遗址时,偶然发现了两个像是图书馆的房间。好奇的莱尔德在这两个房间里发现了近三万册泥版图书,这里就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是已经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种类最齐全的图书馆。这里的藏书,即便按照现在图书馆的标准,也算得上门类齐全了,包括了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著作,几乎囊括了那个年代的全部知识。


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

  丹麦皇家图书馆就像一个黑色长方体,但它的外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像钻石的切割面一样。白天,丹麦皇家图书馆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晚上,灯光亮起,它变得更加璀璨耀眼。刚开始时,人们叫它“黑方”,后来大家采纳了丹麦文化部长的建议,称它为“黑钻石”。

  丹麦王室十分重视书籍的收藏,在历代王室的努力下,图书馆几乎收藏了所有已经出版发行的丹麦文书籍。仅仅是关于“童话大王”安徒生的图书书架长度就达到了300米。丹麦皇家图书馆的馆藏体现了丹麦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和生活方式,可以说,丹麦皇家图书馆是“丹麦的记忆库”。

  丹麦皇家图书馆是北欧国家目前最大的图书馆,藏书内容包括了各个方面的科学知识。这座图书馆对外国公民也开放,居住在哥本哈根的外国人只要能提供第三方的担保卡,就能将馆藏图书借回家慢慢读了。


斯图加特市图书馆

  德国斯图加特市图书馆因为它独特的造型闻名世界,它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巨大的魔方一样,因此斯图加特市图书馆也被叫成“书魔方”。白天浅灰色的墙壁让它看上去并不是很特别,但到了晚上,灯光亮起,图书馆立刻变身成时尚的双色巨型魔方。

  斯图加特市图书馆的前身是威廉宫图书馆,2010年扩建完成。它比原来的图书馆大两倍,里面的藏书大约有50万种。

  斯图加特市图书馆内部别有洞天,它把白色用到了极致:底板是白色的,楼梯是白色的,栏杆是白色的,书架也是白色的。如果你认为白色的空间会显得乏味,那可就错了,这里的主人——书籍,让图书馆的颜色丰富了起来。另外,外挂楼梯也是一大特色,它们将空间连接在一起,人们在上楼时可以一览整个图书馆的全局。


璧山公共图书馆

  在新加坡璧山广场的中心地带有一座模样奇怪的建筑:一栋正方体的玻璃建筑,头顶上戴着一个“平板”帽子。最特别的是,有一个好几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盒子”从平整的立面中凸出来,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独立空间,如同书架上凸出来的书籍,据说这样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树屋”。


(以上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

  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所,很难让读者拥有个人的私密空间,但是璧山公共图书馆就做到了。凸出于墙面的“树屋”将一个个空间分隔开来。在“树屋”里,你可以独自一人享受相对私密的阅读空间,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举办研讨会或读书活动。读书闲暇时,还可透过玻璃看一看图书馆外的景色。

  璧山公共图书馆在地下专门为孩子们设立了读书区,这是为了避免上层区域的噪音干扰。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图书馆还特意设计了花瓣座椅。在阅读之余,孩子们还可以到露天的小型庭院散步,小院子里绿色的植物能够让他们疲惫的眼睛得到休息。


和马小跳畅游书籍的海洋,

接受不同文化的洗礼,

深入探索图书馆的历史,

见证文化与智慧的积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