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四史”教育】强国复兴有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强国复兴有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史”教育—


  2020年4月,一部由西方媒体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用59分钟的时长,讲述了“诗圣”杜甫跌宕起伏的59岁人生,将他与但丁、莎士比亚比肩。该片推出后,很快引起广泛关注。1000多年过去了,杜甫和他的诗歌在世界上仍然圈粉无数。

  强国复兴有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具有如此跨越时空的非凡魅力,为什么仍然需要继续传承和大力弘扬呢?


01

强大精神支撑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仅有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还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虽遇到过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02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厚植根基、站稳脚跟。


03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今天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04

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古往今来,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往往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中华民族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比如,盛世大唐国富民强,中华文化魅力远播,那时候通使交好的国家有70多个,都城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在新时代,只有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文字来源于图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侵权即删)

馆藏地点

2楼第一图书借阅室10排12列3层


那些藏在“四史”中的信仰与坚守,

是父辈的青春,是我们的根基,

更是下一代的精神灯塔。

强国复兴有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