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另一个我
【本我、自我、超我】
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本我、自我、超我是人格结构的三种形式。在这三种人格结构中,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只有他们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不和谐、不平衡时,就会产生异常的心理。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起踏上心灵之旅,化解心中困惑,开拓幸福人生吧!
当【本我】不平衡时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用现实案例分析说明
一个名叫刘飞翔的小男孩,6岁时因一次事故患上了抽搐症,致使他成了一个半植物人。他的父亲是一个残疾人,其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变故,改嫁他人了。
面对这种困境,刘飞翔的父亲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地维持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并不惜一切代价,为儿子刘飞翔四处就医。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不懈努力下,19岁时,刘飞翔的抽搐症终于治愈。
刘飞翔康复之后,性情大变。为了满足私欲,他先抢占了哥哥的未婚妻,父亲为此气出了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他为报复自己的亲生母亲,他设计活活将母亲逼死。
哥哥对其弟刘飞翔的做法实在看不下去,就找弟弟讨说法。结果两兄弟大打出手,互不相让。从此,刘飞翔对哥哥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后来,他设计谋杀了自己的哥哥。
刘飞翔做出一系列丧尽天良、毫无人性的事,最终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如何平衡这种邪恶的本我心理?
我们可以说刘飞翔有一种邪恶的本性,这种邪恶源自于本我,是本性的使然。一个人有邪恶的心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我的控制。
刘飞翔从小由于人生的不幸,给他的心理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在病苦中邪恶之心油然而生,这种邪恶的心理能量一直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又由于得不到自我的调节和控制,于是一步步走向了罪恶的深渊。
所以当现实条件许可时,应及时满足本我的要求;现实条件不许可时,应暂时延缓甚至否定本我欲求的满足,以求得与现实的协调,避免与现实发生冲突而带来痛苦的后果。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心理结构中,
本我之中会派生自我和超我。
要化邪恶为正义,
就意味着在自我之中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善良是驱除邪恶的力量,
它可以赶走邪恶带给我们的痛苦,
让我们的心灵重新找回阳光。
当【自我】不平衡时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这就是自我。人的意识就隶属于这个自我,它控制着我们心理活动的方法。可以说,自我在人格中处于核心地位。
用现实案例分析说明
一位老师讲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他说:
在刚工作时,年轻气盛的我被分配到偏僻小村庄教学,面对艰苦的条件,我整日憋足了劲想调走。现在想来,这点所谓的挫折也不算什么大事,反而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两年后,我调回家乡的小镇,又因为缺少教学经验,领导检查、听课时总拿我开刀。一位领导甚至问我:“一年入门,三年骨干,你工作几年了?”。那段时间我真的很压抑,整天提不起精神,沮丧到了极点。
在好胜心的激励下,我一咬牙,暗地里憋足了劲,虚心向同年级组老师请教,渐渐摸索出一点门道。
近四年来,在教学上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市局进行课堂达标检查时,我的课被评为优质课。同时,我还经常指导学生开展少先队中队活动。因此我也自信了许多,找到了工作的快乐。尤其是自从接触了电脑,经常上论坛,参与教育教学问题讨论,我的一些文章居然还见诸报端。如今,我读书,我教学,我写作,我快乐。学生受到我的鼓励和触动,我也受到学生的启发,和学生共同成长,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1、加强修养,处变不惊。
2、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
3、保持心理的宁静。
4、正确认识自我,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良好的心理健康
是人一生适应各种挑战的精神支柱,
是保持良好生活质量的精神动力。
我们应该用自我的力量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改变本我,发展完美的人格。
当【超我】不平衡时
超我是内部世界和本我的代表,超我会严格地支配自我,或可能以无意识罪恶感的形式,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位于人体结构的最高层次。
用现实案例分析说明
一位18岁的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刘娟,学习成绩优异,担任着班干部,工作很积极主动,但同学关系极差。后来以至于发展到班上没人理睬她,也没人愿意和她同住一个宿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她从小就养成了偷窍的习惯。她从几岁开始偷拿父母、亲戚、邻居的钱,到村子里的小卖部买零食吃,或买玩具玩。上学后,她常常偷老师和同学的钱或物。
仅在高中两年就偷了同学的三个录音机和近千元钱,还有一些课本、教学参考书、化妆品……她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有时用自己的钱或拿别人的钱买吃的,还分给别的同学,取悦同学,目的是让其他同学按她的意愿办事。对于她不满的事,她要么大哭大闹,要么想出各种办法去报复。
当同学们发现她偷东西的习惯,了解她的为人时,大家纷纷疏远了她。
如何进行超我心理调适?
1、细心观察身边的善人善事,感受温情和爱心。
2、培养自己的一些良好的兴趣。
3、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
4、家庭环境恶劣的,可以在学校、机关或亲友家住。
5、积极感受他人的爱心,带着感恩的心看待事物。
弗洛伊德说,
超我是为了压抑非道德的本我与自我,
不让其跨越道德的底线,
但如果超我不能发挥作用,
本我和自我就会失去控制。
做一个心灵的探秘者,了解本我、自我、超我的作用和互动,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和心理,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地去唤醒自己心灵深处的巨大能量,发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去开拓幸福的人生。
参考图书
《另一个我:弗洛伊德说心理》
馆藏地点:
2楼第一图书借阅室05排08列4层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