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的技巧
职场万花筒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的迅猛增加,不论是新入职的“职场小白”,还是已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职场老鸟”,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负荷或心理压力,此时便需要我们学会采用正确积极的态度予以解决。
下面一起走进本期心灵摆渡,一探那些职场中可能运用到的心理学知识吧!
蘑菇效应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蘑菇效应”很形象地诠释了多数人的工作经历: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得不到重视。当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出色就逐渐被人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色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
“蘑菇经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它是人“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练,它可以消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人更加接近现实,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对人意志和耐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不做蘑菇,做大树,其实很简单:不要永远被动,学会主动承担更多工作;不能持敌对态度,在尊重老板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意见,合适地表达自己。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
洛克定律
“洛克定律”指的是,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
埃德温·洛克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1968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目标设置理论。
洛克以篮球架为例,篮球运动能吸引那么多人参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篮球架的高度设置合理。
正是因为篮球架有着一般人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高度,挑战性跟合理性达到了完美平衡,才使篮球运动能如此吸引人。
所以,“洛克定律”认为,目标并不是越高越好,更不应该不切实际。一个像篮球架一样“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才是最能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因此,“洛克定律”又被叫作“篮球架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目标很重要,但是定目标的作用是激发出自己的全部潜能。若是这个目标本身超越了潜能的极限,那么它的激励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就是洛克定律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目标要高,但是同样要合理。
齐加尼克效应
因工作压力导致心理上的紧张状态,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做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
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
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
一个人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任务完成,紧张才会解除。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持续不变。
如何避免齐加尼克效应呢?
1、缩短工作时长,提高工作效率;
2、学会自我放松,讲究心理调节;
3、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4、适当培养一项以上的业余爱好。
既然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就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它。困难时要学会去看光明的一面,失败时要多看自己已取得的成绩,时刻保持自信心。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克服困难,走出逆境。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
上述三个职场心理学效应,
你学会了吗?
“蘑菇效应”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洛克定律”建立合理可行的目标;
“齐加尼克效应”学会调节心理压力。
让我们调节好身心,职场再出发!
文案提供:第一图书借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