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后续渐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不尽相同,如:祭祀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吃青团等。
清明节主要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其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其二,是驱鬼辟邪。其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食俗
冷饽饽
青团
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则有吃青团的风俗。
宋代高菊涧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
如今又到清明祭祀时,今年的清明节,让我们一起网上祭祀、家庭追思,春雨如烟正清明,文明追思忆故人吧~
今年,为弘扬优良传统,推进移风易俗,贯彻《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举措,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文明办特发布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详情见下方),倡议大家争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文明殡葬的先行者、安全有序的维护者。
为积极应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减少人员聚集,现已有多区多家殡葬服务机构“叫停”了现场祭扫服务,倡导采取网上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祭奠方式缅怀亲人。此外,“津心办”APP也贴心上线了清明专区,方便人们居家文明祭扫,遥寄哀思。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絮花如雪草如茵,寒食清明处处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为弘扬优良传统,推进移风易俗,贯彻《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举措,清明节期间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文明办,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践行文明祭扫,倡导居家祭扫。祭扫重在静心诚敬,重在传承孝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倡导采用网络祭扫、家庭追思、颂读祭文等文明绿色方式居家祭扫。倡导选择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遵守《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纸钱、焚香祭祀,告别祭扫陋习,树立文明殡葬新风。
二、遵守防疫规定,严防安全隐患。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先人安葬在其他省市的,倡导不跨省域离津祭扫;在本市域内的,倡导不跨区祭扫。自觉遵守殡仪馆、公墓等殡葬场所暂停现场祭扫规定,允许祭扫的,尽量减少参与人数,自觉遵守佩戴口罩、检测体温、出示健康码、扫行程码等疫情防控规定。
三、倡导文化传承,推进移风易俗。倡导传承孝道、厚养薄葬、文明礼葬。倡导文明节俭办丧,反对大操大办。杜绝抛撒纸钱,倡导以家庭追思会替代“送路”陋习,通过缅怀逝者生平,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传承逝者精神力量。倡导骨灰深埋、树葬、草坪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生态文明。
四、发挥示范引领,助推文明殡葬。倡导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带头践行文明祭扫,带头节约简朴治丧。自觉主动宣传殡葬法规规定,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监督和制止不文明殡葬行为,带头促进文明殡葬新风。
市民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城市家园,让我们共同携手,争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文明殡葬的先行者、安全有序的维护者,做文明市民,树时代新风。
天津市民政局
天津市文明办
2022年3月
小倡议
春雨如烟正清明,文明追思忆故人。
我们倡议,以网上祭扫、家庭追思等方式怀念逝者,寄托哀思。告别祭扫陋习,提倡文明祭扫,让思念与观念相伴,清明与文明同行。
【END】
主办单位: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
咨询电话:022-8492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