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国学经典】“狂飙”带火的《孙子兵法》,你读了吗?



  “ 咖啡不用冲,迟早会成功。 读孙子兵法,品启强人生”。戏谑的语言道出了电视剧《狂飙》里大反派高启强的“成功之道”。自从《狂飙》播出以来,返程高铁,通勤地铁以及各大店铺的电视都在播放,男女老少几乎全员追更,唯一不同的就是播放的集数不同。

  随着《狂飙》大结局,不少网友也患上了“狂飙”后遗症。有人拿着放大镜看剧,分析可能被漏掉的剧情细节;有人入手了高启强同款“成功秘笈”《孙子兵法》,认真研读,写下笔记。

《狂飙》剧照

  这部只有六千字左右的兵书,真的会如剧中所说为各行各业的人指点迷津吗?事实上,很多古今中外的大人物都曾受益于这本书。王安石曾说过,“得孙子一二句,便可成功名。”

  《孙子兵法》不只是一部兵书,它还蕴藏着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一万人读之,便能读到一万种人生大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孙子兵法》外,还有很多国学经典,博大精深、亘古弥新。它们凝结着古代学者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滋润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中心特开设【国学经典】专栏,让经史子集中的浩瀚文字,成为人生的指导。

  人生的意义在于当我们离开时比来到这个世界时灵魂更高尚一些。手捧书香吧,本期,让我们走进《孙子兵法》。

千年的哲学智慧

  《孙子兵法》,由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武所著,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全书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读好书

国学经典中的经典

  《孙子兵法》是中国文化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兵学文化则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兵学,中国历史文化就少了一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文武并用才能治国安邦,两者当中缺一不可。而《孙子兵法》是中国兵家文化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它最核心的地方与哲学、管理学分不开。比如说管理当中要做到刚柔相济,文武并用,宽严结合,恩威兼施,从而能够树立共同奋斗的目标,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可以说军事学著作里面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它都讲透了。所以李世民曾经说过,“观诸兵书,无出孙武”,也就是说看遍天下的兵书,没有一本超过《孙子兵法》。

读《孙子兵法》 掌握成功“秘笈”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

  这也是在《狂飙》中,高启强明示弟弟高启盛的金句,意思是当敌人败退回本国时,不应该去阻止,否则挡住他们撤退的路,会跟你拼命。

  做人处世时也要懂得这个道理,要给对方留有回旋的余地,不要把别人逼到绝处,即使是对手也要留点面子。

  如果只凭自己心意,一任褒贬,很可能会遭到反噬。

剧中,穷寇勿迫也成为高启强笼络人才的手段。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说,孙子并不鼓励“战而取胜”,而认为最好可以“不战而胜”

  《孙子兵法·始计篇》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是《孙子兵法》中重要的虚实原则。

  面对刑警安欣审问时的旁敲侧击,高启强也口风甚紧,从来都是不慌不忙,这些都是“以虚掩实”的伪装。  

  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

  古人的兵书蕴含大智慧,无论你侧重于管理学,还是侧重于文学,又或者侧重于单纯的兵学,你都能在这套书中有所收获!

  高启强的人生不可效仿和复制,但是经典书籍值得品读和学习。在现代生活中,这本兵法圣典,仍然适用,它能够帮助你,找到要领、突破自我。如果你还没掌握成功的“秘笈”,就快来图书馆借阅吧~

馆藏地点:

2楼第一图书借阅室18排02列1层

以上图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文案提供:第二图书借阅室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