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国家宝藏】第五期:走进战末秦初时期文物——杜虎符、石鼓、云梦睡虎地秦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

光耀于世,

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

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段华彩乐章。


  本期国家宝藏,我们一同走进战末秦初时期文物——杜虎符、石鼓和云梦睡虎地秦简,跨越历史,静静感受它们的无限魅力。

01杜虎符——安国之信

  虎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通常作虎形,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

  杜虎符,是战国晚期秦国兵甲之符,专门用作调遣杜县一地的兵将。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1978年入藏陕西省博物馆(即今陕西历史博物馆)。

  杜虎符属青铜质,虎形,昂首、塌腰、垂尾,作欲走势。颈部有一穿孔,背面有一凹槽。全符由左右两半合成,发现的仅左半符,身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

杜虎符正面

杜虎符背面

  符面有错金铭文九行,共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大意为: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


执虎符,赴君命

  公元前257年,战国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魏国的公子魏无忌“窃符救赵”,此故事是这一时期虎符运用的传奇范例,也说明虎符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控制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

  唐朝因要避李虎(高祖李渊祖父)的名讳,将虎符改为鱼符或兔符,甚至龟符。南宋时,虎符又恢复使用。元朝使用虎头牌。明清时逐渐演变成令牌,动物形状的兵符退出了历史舞台。

  虎符本身的意义,类于后期的节,执符是“执以赴君命”,直接代表的是君权。可以说虎符是战争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人类军事史上的里程碑。


密在其中,符兆相合

  虎符是我们所有密码学的鼻祖,我们当代密码学的认证原理也传承着虎符的这种精神。

02石鼓——中华文脉

  石鼓,又称陈仓石鼓,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大秦帝国的“东方红”。627年发现于凤翔府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

  石鼓为10块质地为花岗岩的石头,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高者约95厘米,最低者约为60厘米。因石形似鼓,后人称为石鼓。

  每个石鼓重约一吨,上面都镌刻有“石鼓文”(大篆),因其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被称为《猎碣》。


石鼓上刻有“石鼓文”

  石鼓身上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不为后人所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单霁翔 故宫博物馆

书既同文,十亡其一

  战国,执掌西北诸侯国的秦公游猎陈仓,为了记述这次盛大的出行,刻石鼓10面,每面鼓上刻四言诗一首。从而,记录下了战国时期这一最强诸侯国的壮美山河,以及秦公的洒脱心智。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由此诞生。

  鼓有10面,后人以所刻诗文的前两个字为每面鼓取了名字,分别是汧殹鼓、车工鼓、田车鼓、銮车鼓、霝雨鼓、作原鼓、吴人鼓、吾水鼓、而师鼓、马荐鼓。

  公元627年,唐贞观年间,石鼓第一次被发现。

  石鼓命途多舛,在唐代扬名后即遇“安史之乱”,随后多次丢失、找回。石鼓上原刻有718个字,但历经千年、辗转避祸,所载文字逐日消亡,北宋欧阳修录时存465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462字,现仅存327字,其中马荐鼓文字全部灭失。

  石鼓文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演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学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学小篆,百无一失。因此,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的美誉。



03云梦睡虎地秦简——律法初心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墓,总共出土了秦简1155枚,近4万字。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

  秦简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的历程。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秦代竹简,这些秦简反映了自商鞅变法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长达100多年的历史。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以及甲种与乙种《日书》等。有一半以上是关于秦代的法律,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


千年竹简,不忘律法初心

  由于秦国统一以后所制定的很多法律都已散失,且现存的古典文献中所记载的又只是不成体系的一些片段,所以历史学家对于秦国的法律制度了解很少。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秦史料的不足。

  秦简中所记的20多种法律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条目最全、内容最丰富的成文法典。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蕴藏的秦代律法,其指导思想、立法的原则、具体的法律条文等方面都存在科学、合理的因素,有些方面很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云梦睡虎地秦简

  这套秦简里面记录的许多法律都是世界之最。比如有最早的边防检疫,最早的惩治贪腐办法,最早的见义勇为,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保护环境法律条文;世界上最早的刑事侦查书籍——《封诊式》,书中大部分内容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检验记录;最早的麻风病诊断记载;最早的履历表;最早的家信;最早的标准化生产。还有迄今唯一的战国晚期至秦代的编年史——《编年记》。

守护国家宝藏

传承中华文明


主办单位:

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

咨询电话:

022-8492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