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顺德”
俗话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如果拿这句话来说美食也同样适用,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
有的地方甚至会因为其特殊程度而声名大噪,
比如说广东的顺德。
曾经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广东人除了天上飞的飞机,
地上跑的火车不吃,什么都吃”
虽然说的是个笑话,
但也足以让我们见识到
广东人到底有多能吃、多会吃。
顺德印象✦
顺德的前身为顺德市,现为佛山市顺德区,位于广东省的南部。顺德是华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与东莞、中山、南海并称“广东四小虎”。顺德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是国内著名的烹饪之乡和粤菜之源,有“世界美食之都”、“中国厨师之乡”之美誉。
地理位置✦
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于江河冲击平原,零星分布着一些小山丘。最高处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顺德河流纵横交错,大多从西北流向东南。
文化与艺术✦
顺德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这里是粤曲、粤剧的主要发源地,2007年被全国曲艺协会评为“中国曲艺之乡”。粤剧名家千里驹、白驹荣、薛觉先、马师曾等都是顺德人。
顺德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北宋至清末出过状元四名、进士数百。清代文化名人、号称诗书画“三绝”的黎简,“画坛怪杰”苏仁山,国际影视武打巨星李小龙等都来自顺德。
顺德的民间艺术也很发达,有传统赛龙舟、粤曲私伙局等群众性文体活动,龙舟说唱、香云纱染整技艺、人龙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食偏好✦
顺德物产丰富,果蔬品种繁多,鱼虾新鲜生猛,再加上顺德人历来擅长烹饪,美食之风长盛不衰。清代官场流传着顺德美食的说法:“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近现代顺德人的烹调技术更是得到饮食界的公认,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顺德也是全国餐饮名店、名师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所谓“食在广东”,
“胃”在顺德。
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众多殊荣加身的顺德,
到底有多好“吃”?
01
鱼生
琳琅满目的上等鱼生
历史由来
在顺德,鱼生是美食的典型代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顺德鱼生在当今是高档美食的代名词,但是在历史上,鱼生只是古代顺德人辛勤劳作时的“快餐”而已。近几年,在龙江左滩麻祖岗古遗迹中,学者发现了人们“生吃鱼虾”的痕迹。也就是说,顺德人吃鱼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与发展,顺德人昔日劳作时的快餐已经演变成了现在餐桌上摆放精致、有着美丽形态的名菜,而且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菊花鱼生。
美食特色
鱼生最讲究的就是“品相”,鱼肉必须晶莹透明才能吸引人,所以做鱼生时首先讲究的就是放血。这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一道工序,不能让鱼肉带红或者水分过多,否则就会影响鱼生的卖相和口感。肥光鱼生里的厨师给鱼放血很有一手。放血之后是切鱼片,这一步也很重要,因为鱼生好不好吃,就看厨师的刀工如何了。切片强调的是“薄”,切得厚了鱼骨就会显现,切得薄了鱼骨才会隐去。此外,肥光鱼生这道菜对餐具也是有讲究的。盛放鱼生一般用传统的漆盘或者船形器皿。盘中放入冰块轧平,铺上一层保鲜膜,将鱼片均匀整齐地摆放在上面。我一看,摆好的鱼生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无愧于“菊花鱼生”的美名。
02
煲仔饭
秋冬时节香飘飘
历史由来
煲仔饭源自广东,顾名思义,就是用小煲仔煮的饭。广东人称砂锅为煲仔,所以这种在砂锅里做成的饭就被称作煲仔饭。煲仔饭历史悠久,在近两千年前的《礼记注疏》中就有相关记载。据说“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饭做法一样,只不过是以黄米作为原料,由此可见,煲仔饭在当时是很名贵的。按照韦巨源在《食谱》上所记的内容来看,煲仔饭在唐代被称为“御黄王母饭”,是将编缕(肉丝)和卵脂(蛋)盖在饭面上做成的,因而吃起来更别具风味。
美食特色
整体的味蕾感受更加的鲜明,米其林主厨的独家秘方,就是在简单的食材上,让其保持原有的独特风味......
03
陈村粉
但求粉滑宜君口
历史由来
陈村粉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大约在清末民初,陈村旧称龙津,其餐饮业起步较顺德其他地方要早。陈村人黄但创制出一种以薄、软、滑、爽为特色的米粉,声名鹊起,当地人称之"粉旦(但)"。此后,因这种米粉出自陈村镇,大家以"陈村粉"名之。由于制作精细,陈村粉产量不高,一天只能产粉几百斤,因而显得格外"矜贵",加上陈村粉新鲜烹制才好吃,所以难以运送到更远的地方,外地人不易享此口福。
为了确保陈村粉的正宗风味,第二代传人黄铨辉和黄志均,两兄弟均恪守"寄赖糕香合客喉,但求粉滑宜君口"的祖训,坚持传统制法,坚守家传工艺,分别经营着"黄但记"和"黄均记"不同铺头店面,如今"黄但记"已经由黄铨辉的儿子黄汉标,作为第三代传人接手经营,"黄均记"也由黄志均的儿子黄柏恒,作为第三代传承人,在乐从开起了"黄均记"分店。在粉店里,没有机械的隆隆声,那青石磨仍在悠悠运转,米浆仍在顺着磨槽汨汨而下。做出来的陈村粉,像缎子一样亮丽、纯白,没有任何化学成分,只有天然纯正的米香味,且"更薄更爽"。
美食特色
陈村粉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米香味浓郁,二是厚度很薄,只有0.5-0.7毫米,而普通粉的厚度都在1毫米以上,三是陈村粉的韧性适中,比普通粉好,可以说柔韧性十足而又嫩滑。
04
大良炸牛奶
榜上有名
历史由来
炸牛奶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点,又称炸鲜奶,属于粤菜系。为岭南风味压桌甜菜。
在众多的牛奶制品中,大良的炸牛奶最为有名。它源于炒牛奶,出现时间自然比炒牛奶稍晚些,大概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时据说有一个头脑灵活的厨师,他见牛奶可以炒,于是联想到炸牛奶,而且觉得炸了应该更好吃。他想,马蹄糕蒸熟后放凉上了浆可以脆炸,牛奶肯定也可以。于是他拿来1斤鲜水牛奶,各取了一些澄粉和淀粉,放入牛奶中,加入白糖,上锅蒸熟,摊凉,切成块,再蘸上脆浆,放到热油里炸,炸到牛奶块变金黄时即出锅,一尝果然十分美味。就这样,大良炸牛奶诞生了。
炸牛奶以鲜奶和糯米(可用玉米淀粉代替)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一道美食,属于甜点。此甜品充分保持了新鲜牛奶的营养成分。本品温油炸后,外皮脆而不硬,内层鲜嫩可口,具有鲜奶的味道。味道鲜美,并以其口感舒适、形态可爱的大众化特点深受老人和儿童的喜爱。
05
伦敦糕
隐没于市井的传奇
历史由来
伦教糕是一款由籼米粉、西谷米等原料制成的糕点,起源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是岭南地区的一种传统糕点小吃,属于粤菜系。此品因首创于顺德县的伦教镇而得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咸丰间成书的《顺德县志》载:"伦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
美食特色
伦教糕由于品质、风味特殊,特别在夏天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生产已很普遍。 伦教糕是由籼米粉用酵母发醇,使淀粉质转变为淀粉和糊精的混合体,再蒸制成型,其透明程度较高。软韧性则近似用糯米的制品,味甜冽而清香。
06
陈村咕噜肉
享誉中外的无骨肉
历史由来
咕噜肉又称“甜酸肉”或者“咕咾肉”,是在广东地区流传的一道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菜系,简单来说是用甜酸汁和猪肉煮成的一种食物。这道菜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尤其是在欧美地区的唐人街,那里的中国餐馆里最有名、卖得最好的就是咕噜肉。
关于咕噜肉名称的由来,有两个有趣的说法。第一个说法非常简单,咕噜肉之所以叫咕噜肉,是因为这道菜是用甜酸汁烹调的,做好之后香气四溢,令人禁不住咕噜咕噜地吞口水,所以才得了这个名字。第二个说法超出了它的表象,不说口味,而是说这道菜历史悠久,所以被称为“古老肉”,久而久之,就谐音转化成了咕噜肉。
07
广式桑拿鸡
看了顺德菜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在美妙滋味的牵绊下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个老少皆宜的“广式桑拿鸡”做法,一起动手做起来吧~
一口下肚,层次鲜明
广式桑拿鸡又叫“桑叶桑拿鸡”
用料
鸡 1只
芋头 1/2个
冬瓜 若干
木瓜 1/2只
煲汤配料 步骤2
鸡肉腌制 步骤2
蘸料汁 步骤2
做法步骤
1、把鸡的骨和肉分离,分开装盘,把鸡骨砍大块煲汤。
2、把鸡肉切小块,腌制:食盐+生抽+蚝油+胡椒粉+生粉+芝麻油+花生油+姜丝+虫草花+陈皮丝+红枣丝,搅匀腌入味。
准备鸡骨煲汤的配料:木瓜+五指毛桃+虫草花+党参+沙参+玉竹+淮山+红枣+枸杞。
准备小碗蘸料汁:红葱末+葱花+葱末+青小米椒1个+红小米椒1个,起锅烧花生油倒入炝香,加入生抽+蚝油。
3、热锅凉油下姜(3片)+鸡骨炒香,淋入米酒(2勺)炝香。倒入一锅清水,加入鸡骨煲汤的配料(除了红枣和枸杞,要后放)烧开,撇去浮沫,盖上锅盖转小火煲20-30分钟左右。
4、时间到开盖,撇去鸡油,加入红枣+枸杞+食盐调味。把汤汁倒入塔吉锅(没有就直接在炒锅上放一个蒸格蒸鸡肉),放上塔吉锅的蒸盘,平铺上已经切薄片的配菜(香芋和冬瓜),蒸8-10分钟左右,然后平铺上已经腌入味的鸡肉,盖上盖再蒸3-5分钟左右。
5、时间到打开盖,开吃,滑嫩的鸡肉。
6、蒸盘上的嫩鸡肉吃完端开,继续吃下面味道鲜美的汤汁和汤料。
小贴士
1.上层桑拿,下层煲汤,一鸡两吃的广东顺德风味。
2.可铺底菜:桑叶垫底+冬瓜+香芋+香菇+土豆+红薯+杏鲍菇+萝卜+淮山+娃娃娃+木耳+豆腐等等。不放配菜就直接铺上鸡肉,蒸4分钟左右即可。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
文案提供:第二图书借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