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生活百科】8000000000分之一,你好吗?



世界问候日

World Hello Day

  11月15日,全球人口突破80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有着80亿这一惊人数量的人类,能力更大了,责任也更大了。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处于同一片天空下,任何人都不可能作为“孤岛”而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今天,是“世界问候日”,让我们借此契机,多一个微笑、多一声问候,多一份祝福,温暖彼此,共同守护美丽的家园。

1由来及发展

问候由来

  1973年11月21日,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为促进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来自澳大利亚的姆可马克与米切尔两兄弟,自费印刷了大量有关问候的宣传材料寄给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及世界知名人士,向他们阐述设立“世界问候日”的重要意义,第一个“世界问候日”就此诞生。

发展

  如今已有146个国家响应“世界问候日”,成为一个全世界祈祷和平的节日。联合国还曾经发行过一套“世界问候日”邮票,希望人们借助信件传递友爱,给每个人都带去一片好心情。

  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这个温馨的节日,而要做的只是向每个人发出问候,这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维护世界和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问候日已经成为普通人之间互发问候,促进感情的一个重要节日!

2各不相同的问候方式

中国

  男女礼仪各不相同

  作揖,是汉民族见面礼的一种,行礼时,双手合于胸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

  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

  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有很大区别。唐宋时期汉族民间白话小说有相关记载,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所以后来又称“万福礼”。

  万福礼,是古代汉族女子常见礼仪之一,唐代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制定礼仪,将女子的拜姿改为正身直立,两手当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曲膝。时称“女人拜”。

  这种礼节根据朝代不同也会有略微的差异,有的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

万福礼(唐)

叉手礼

  叉手礼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来自西域波斯单手附胸礼(现代被欧美引用为效忠礼)。因在中华都是双手示礼敬,就演变为双手叉手礼了。双手供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表示诚意正心,也是谦恭的身态。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使用。

其他国家的问候方式

  澳洲毛利人喜欢碰鼻子行礼。印度人的问候方式是见面时以鼻额相碰,彼此紧紧拥抱。尼泊尔宾主相见时, 双手合十,口中道声“纳马斯得”。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泰国人双手合十。非洲有的部落有个奇怪的礼节,即表示珍爱一个人或一个物时, 要吐唾沫。对美国人而言,他们并不会到处拥抱、亲吻遇见的每一个人,除了对家人与好友外,美国人通常不会经常随便拥抱他人。

结语

  在世界问候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对身边的每个人都进行热情的问候,让我们用温暖来驱赶属于这个冬日的严寒!

(以上图片、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文案提供:第一图书借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