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统计2021年总榜No.1
平均每天售出超过4000册
入围新京报2020年度阅读推荐榜单
入选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
荣获2020书业年度评选“年度生活类图书”
将心理学知识巧妙融入故事情节
2小时读完这个故事
就能理解20多个心理学基础概念
每个人都难免经历低谷,失去信心和希望。当你不快乐时,你需要这本智慧和温暖的小书,治愈你、改变你、给你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从前,有一个爱笑爱闹的蛤蟆先生。
如今,他却一反常态变得郁郁寡欢,
他一个人躲在屋里,
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
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
在10次心理咨询中,
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
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作者:(英)罗伯特•戴博德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0-8-1
索书号:B849.1/24
馆藏位置:
2楼第一图书借阅室07排07列5层
内容简介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以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的人物为大背景,更显得温情有趣。
它基于TA沟通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讲述了一个抑郁症病人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在书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编辑手记
蛤蟆先生的造型草稿之一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封面上放一个感觉“刚刚好”的蛤蟆形象——记得此书最早一版封面设计釆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蛤蟆造型,略偏日系。责编和我虽然喜欢那个形象,但又都觉得,这本书应该首先是一本解决问题的书,有非常严肃和硬核的专业内容。于是编辑和设计师及时调整了造型方向,由团队中一位设计师手绘了多张蛤蟆造型图,再从中选出了现在这个孤单、迷茫,有点丧,但又有点英式经典味道的蛤蟆形象——这是一个有“身份”感和“故事 “感的形象设定,具有情绪的感染力,人们看到时会发生联想、有悬念,也会产生出同理心和代入感。
——木木
书摘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你看,悲伤的原因是真实可见的:你想起了不快乐的时光,自然会有悲伤和不快乐的情绪,所以你哭了。你能接受这个解释吗?”“应该可以,”蛤蟆嗤嗤地吸着鼻子说,“可我不喜欢像刚才那样嚎啕大哭。”“你肯定不喜欢,可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它们,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蛤蟆认定,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他决定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一点儿。
以上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参考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是一本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心理咨询的指导手册,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的高谈阔论,也没有任何枯燥乏味的说教布道——令你在阅读一个可爱的故事的同时学到知识,这实非易事。
这部作品不仅充满教育意义,而且有些地方非常搞笑,同时依然忠实于原著(《柳林风声》)欢快的田园牧歌式的精神气质。
照见心灵的疗愈之书
改变人生的勇气之书
帮你找回希望,笑对人生
文案提供:第一图书借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