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书香战“疫”】夏日花正开,古都云上游——第七站:安阳

image001.jpg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这是历史学家郭沫若来安阳时留下的著名诗句。这座历史名城盘踞在河南省最北端,矗立在中国版图的最中央,有“中华第一古都”之称,它就是——安阳。

  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迂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历时254年。安阳又是邺都所在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朝代在邺建都,共计94年,故安阳有“七朝古都”之称,都城史达348年。

  安阳建城史更长达3300余年。安阳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震古烁今的重大事件,如大禹治水、盘庚迁殷、武王伐纣、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岳飞精忠报国等。

  安阳还是甲骨文的发现地、《周易》的发祥地和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中国文字博物馆也兴建于斯。

  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华第一古都”——安阳。


安阳的历史风貌

  安阳,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彰德等,简称殷或邺,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历史上,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安阳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奴隶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门豹投巫治邺地、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三朝宰相韩琦、抗金名将岳飞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2018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2019年11月15日,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image003.jpg


  早在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在安阳生活。公元前1300年左右,商王盘庚将都城迁至太行山麓的漳河、洹河冲积扇扇缘,史称盘庚迁殷。商王盘庚迁都于此,历经八代十二王255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殷商文明。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始祖,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也是世界三大古文字之一,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甲骨文的发展历程

image005.jpg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司母戊鼎的发展历程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商朝将军王后妇好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死后庙号“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除了女将的身份之外,妇好还是国家的主要祭司。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中,记载着妇好多次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她还担任占卜之官,不得不让现在的人惊叹。妇好可谓是一位学识超凡、地位至高的祭司。


安阳的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安阳的民间艺术


1.秦氏绢艺

image007.jpg


  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滑县秦氏家族的一位先人,获得唐伯虎一幅名画《蝈蝈白菜》。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萌发了用绢布仿制名画,让蝈蝈白菜有立体感的念想。秦氏绢艺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金奖、优质奖, 被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等博物馆收藏,在国内外很有影响。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安绣

image009.jpg


  安绣继承古代刺绣基本技法,加之现代的美学理念,在传统中求创新,发展而来。以刺绣历代名古画为主,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地方特色,具有收藏观赏价值。


3.剪叶

image011.jpg


  剪叶艺术是安阳民间艺术一绝,是以桐树叶、橡树叶、铁树叶等为底料,据其周长直径,顺其脉纹雕刻成不同的典故、人物、花鸟等图案,揉合工艺、剪刻、雕镂、装饰等多种手法。


4.麦秆画

image013.jpg


  麦秆画是中国早已失传的隋朝宫廷工艺品,是内黄民间传统工艺品。该工艺以当地生产的麦杆为原料,经过熏、蒸、漂、剖开整平后制成麦秆片,再通过熨、烫使其表面炭化,在熨烫过程中通过剪、裁、印、编、雕刻等十几道工序的技术处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美食文化也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来看一看安阳有哪些特色美食吧!  


image015.jpg

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特色传统名菜之一,

中华第一鸡,

由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所制,

其色、香、味、烂、被称为“四绝”,

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道口烧鸡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


image018.jpg

安阳三熏


安阳三熏是河南安阳传统名菜,

属于豫菜系。

包括熏鸡、熏鸡蛋、熏猪下水,

已有百余年历史,将原料精心卤制,

再用柏枝柏壳和松木锯末等点燃熏制,

其特点水分较少,熏香浓郁,脆烂不腻,耐储存。


image019.jpg

三不沾


“三不沾”又名桂花蛋,

是用鸡蛋、淀粉、白糖加水搅匀炒成的,

不粘盘,不粘牙,不粘筷子,故称“三不沾”。

软香油润、浓甜不腻,

有益智、开胃的功效。


image021.jpg

安阳血糕


安阳血糕是河南安阳著名的地方小吃。

主要材料为荞麦面、

佐以其它调料蒸制成糕,

然后切片油炸,抹上蒜汁后食用。

相传血糕创制于清乾隆年间。


image023.jpg

内黄灌肠


内黄灌肠是河南内黄县特有的传统小吃,

属于豫菜系。

目前已纳入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蒜灌肠色泽粉红,味道清淡,

趁热吃最佳,吃起来入口光滑,

香辣韧软,软而不粘,香而不腻。


image026.jpg

扫码观看

了解更多精彩知识


好书推介

《古都安阳》

image028.png


  本书以翔实的历史文献、珍贵的考古文物和丰富的图片资料为依据,系统而真实地再现了古都安阳的演变史、发展史和建设史,是一部研究古都安阳的成果。它的出版问世,为人们感知安阳、认识安阳、建设安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本书可通过“24小时借助阅读柜——网借服务”借阅浏览)


主办单位:

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

协办单位:

上海川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22-8492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