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文物,
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
每一种文明,
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
浩瀚的文化古籍
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
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华彩乐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走近文物,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共同守护与传承中华文明。
本期国家宝藏最后一期,让我们一同走进清朝时期文物——各种釉彩大瓶、宁波万工轿。
各种釉彩大瓶——国之瑰宝
各种釉彩大瓶,清乾隆时期,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烧造工艺繁复至极,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故弥足珍贵。
瓶洗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
器身自上而下共有15层纹饰,装饰的釉、彩达17种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祭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
主题纹饰在瓶的腹部,为祭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共12幅开光图案,其中6幅为写实图画,分别为“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博古九鼎”等。另6幅为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灵芝、花卉等,分别寓意“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富贵”。
灵芝纹和蟠螭纹
花卉纹和万字纹
如意纹和蝙蝠纹
太平有象、仙山琼阁
丹凤朝阳、吉庆有余
博古九鼎、三阳开泰
瓶内和圈足内均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诞生 唐英治瓷
雍正六年(1728)金秋十月,唐英奉旨以内务府员外郎兼驻景德镇御窑厂协理官身份抵景德镇厂署,开始监督烧造事宜。
唐英的功绩,在于他为瓷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英制瓷,恰逢景德镇窑鼎盛时期,历史称唐英治下所产瓷器为“唐窑”。宋代著名的哥窑、官窑、汝窑,到明代只有少量实物传世,而且技术已经失传,正是在唐英的主持下,成功研究出了釉的配方,做出了惟妙惟肖的仿品;明代的釉里红和祭红瓷因烧造难度太大而逐渐失传,也在“唐窑”得以恢复。此外,还有洋彩、青花、像生瓷等,都在“唐窑”里达到巅峰。
据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记载,当时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品种多达57种,其中的青花、釉里红、洋彩、浇黄、抹红等釉彩,至今仍流行。
初见 集历代之大成
雍正皇帝的审美倾向于含蓄唯美,乾隆皇帝则更喜欢华丽繁缛。唐英历经雍、乾两朝,等到弘历继位之后,景德镇人口已达百万,为皇家制瓷的御窑厂作坊多达23个。
乾隆朝历时60年,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太平盛世,而乾隆皇帝嗜古成癖,对瓷器情有独钟,加之督陶官唐英对景德镇御窑厂的苦心经营,御窑厂的瓷器生产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前所未至的境界。特别是各种新奇淫巧的制品层出不穷,其工艺技术之高可谓鬼斧神工。尤以“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为代表。
守护 盛世情怀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距今大约20000年至19000年,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又出现了原始瓷器。
可以说,陶瓷发展史是中国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乾隆帝命唐英烧造各种釉彩大瓶,用一种繁复到无以复加的方式,告诉世人,他能集大成。各种釉彩大瓶证明了两百多年前乾隆盛世的风范与心态。这个风范是清乾隆鼎盛期的华丽奢侈,以炫耀的心态,展现天朝大国海纳百川的胸怀。
宁波万工轿——惠世天工
此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式花轿,因制造时耗费了一万多个工时,故称“万工轿”。此轿需八个人抬,又称“八抬大轿”。花轿根据雕饰人物的多寡及工艺水平而分头等轿、二等轿、三等轿,此轿属头等轿,是现存最为豪华、做工最为精致的一顶花轿。
万工轿,清末民初宁波花轿,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全长150厘米,宽90厘米,高27厘米,有7层楼阁,5座主亭,称为“五岳朝天”,朱金木雕配以绣片、珠翠、流苏、镜片、玻璃彩绘和各色小宫灯装点。
局部细节
整顶轿子为榫卯结构,由木片花板插扦而成,没有一枚铁钉,制作需花费万余工时。轿身采用朱金漆木雕工艺制作,配以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方法。
万工轿是朱金漆木雕工艺中的极品之作。它融合了木、雕、漆、锡、绣等多种工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宁波朱金漆木雕源于汉代雕花髹漆和金箔贴花艺术,唐宋时期主要用于官府、宫殿、寺庙和皇室册封的亭阁等,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明清时期朱金漆木雕广泛应用于民间日常生活,特别是婚娶喜事。制作万工轿时,需要木工、漆工、金工、锡工、玻璃工等十几个工匠共同协作,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如果是一个全能工匠,几乎要用一辈子。
轿上雕有250个人物和4只凤凰、38条龙、54只仙鹤、74只喜鹊、92只狮子和124处石榴百子。
凤凰
龙
仙鹤
喜鹊
各种雕饰组成了天官赐福、麒麟送子、魁星点状、八仙过海、和合神仙、渔樵耕读、木兰从军、昭君岀塞、梅妻鹤子、羲之爱鹅等吉祥主题和历史典故,花轿前后左右的舞台还上演着《浣纱记》《天水关》《铁弓缘》《水浒传》《西厢记》《荆钗记》《拾玉镯》等戏剧场景。
麒麟送子
魁星点斗
万工轿上的图案充分表达了人们祈求祥和、宁静的美好愿望。宁波是海滨城市,古时自然灾害频发,百姓常遭台风海啸侵袭,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而锻造了宁波人乐观向上、崇尚祥和美好的性格。中国的传统工艺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凡事都要讨个彩头,讨个吉祥。
万工轿是旧时彩结贳器店用于出租的头等轿,租用需要提前一年预订,一次租金为5000斤大米。
“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妆”,旧时浙江地区的婚嫁盛大隆重。宁波的女孩,从出生时起,父母便开始为她置办嫁妆,从床铺家具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出嫁时,这些嫁妆被尽数抬到夫家,队伍浩浩荡荡,延绵数十里。迎亲的队伍中,光是抬轿子的、引路的、拆轿子的、扶轿子的,就有将近20人。
从万工轿精致的雕工,能看出登峰造极的中国传统工艺。轿子上吉祥如意的装饰和十里红妆的浩荡场景,浓缩着父母对女儿的眷眷爱意,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这不仅是一件精湛的工艺品,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匠人“一事,终一生”,女子“择一人,共白头”!一件文物承载了这么多的故事和意义,可见其魅力有多大!
-END-
守护国家宝藏
传承中华文明
主办单位:
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
咨询电话:
022-8492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