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文·体天下】小邮票,大世界,领略方寸里的大千文化(上)



集邮小课堂

  集邮是指对邮品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邮品包括:邮票、信封、邮资片、邮简、邮戳、邮卡等。而邮票作为邮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国家名片”之称。每个国家发行的邮票,无不尽选最优秀、最美好、最具代表性或纪念性的东西,经过精心设计,展现在邮票上。其内容更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应有尽有,使得方寸之间的小小邮票成为包罗万象的博物馆。本期内容,将带您走进邮票文化,领略方寸天地的无限魅力。

集邮的意义


(点击查看大图)
邮票,

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

特别是对于老一辈的中国人来说,

在邮票的身上承载的不仅是时代的印迹,

更多的是集邮者和老一辈人年轻时候的特殊回忆。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去了解中国的邮票文化吧!

中国邮票的诞生

  当年大英帝国如火如荼地对邮政进行改革并发行邮票的时候,大清国还在沿用几千年的古老邮驿来传递信件。虽然对于大英帝国采取收信人付费感觉不合理,但他们毕竟是服务于普通民众的官方通信机构。而大清的邮驿却压根不对老百姓开放,只服务于官方文件。那么民间通信靠什么呢?这就要说现代民营快递的老祖宗——民信局了

  这种民营快递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浙江四川一带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到了清同治、咸丰、光绪年间,民营快递达到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及华侨聚居的亚洲、澳洲和太平洋地区。形成内地信局、轮船信局和侨批局。那个时候的民营快递可是非常注重信用和时效的。约定好的投递时间风雨无阻,信件送达后还有回执反馈。如果未能按时投递将会给客户赔偿。可以说,民信局已经有了现代邮政的基本特征。

  鸦片战争以后,“客邮”随着英、美、法、德、俄、日等帝国主义侵入我国。他们不仅侵犯中国主权,而且非法在中国开办邮政机构。虽然,客邮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又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工具,但其对中国现代邮政的建立和发展还是起到了助推作用。

  在与西方文明接触的过程中,一些谋求国家富强的志士仁人开始意识到兴办邮政的重要性。1861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向清政府建议,创办现代邮政。1878年,总管大清外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书奏请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这五处通商口岸效仿欧洲试办大清邮政。

  海关邮政的开办打破了几千年中国传统的通信模式,利用火车、轮船等先进交通工具,提高了邮件运行速度,并且仿照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开办包括快信、包裹、汇兑等多项邮政业务,使得邮路遍及全国,充分显示出国家邮政的力量。

中国邮票的历史

(点击查看大图)

邮票的元素

(点击查看大图)

“小邮票,大世界”

在每一枚邮票的背后,

都展示出了不同的邮票文化,

值得我们去回味和感知。

...

本期的邮票小知识先介绍到这里啦!

下期更精彩~

主办单位: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

咨询电话:022-8492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