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心灵摆渡】前世今生?午夜梦回?平行时空?海马效应帮你解释一切......



海马效应

Hippocampal effect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你记得吗


什么是海马效应?



  你是否也曾有过对第一次见面的人感觉很熟悉?

  去到一个新地方却仿佛以前来过?

  这个场景好像在梦中见过一样?

  有时我们第一次来到一个地方,却有说不出来的熟悉感,就像故地重游,但是我们又实在是想不起来以前什么时候来过。

  这种“似曾相识”的现象在心理学中叫做海马效应。

  海马效应亦称既视感、即视现象,是人类在现实环境中(相对于梦境),突然感到自己“曾于某处亲历过某画面或者经历一些事情”的感觉。依据人们多数忆述,好像于梦境中见过某景象,但已经忘了,后来在现实中遇上该景象时,便浮现出“似曾相识”的感觉。



为什么叫海马效应?


  在脑科学的研究中发现,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形状很像海马,故取名海马体。海马体是大脑中边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所以海马体代表着我们大脑中与记忆运作息息相关的组成部分,随着研究的发展,幻觉记忆又被称作海马效应。

  对于记忆,大多数人认为那些曾经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各种心理状态,如感觉、观念等等会从我们的意识中消失。其实,这些心理状态并不会随着我们的遗忘而彻底消失不见,我们无法直观地从内部观察看到这些心理状态,但是它们确实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存储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什么人容易产生

海马效应?



  研究指出,拥有丰富想象力的人更容易出现既视感,喜欢旅游的人比喜欢待在家里的人容易出现既视感,人们在疲劳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感觉。尽管所有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一般情况下,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会被记得比较牢。因此,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比较高。

  《科学美国人》的调查表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有过海马效应,大多数是15岁到25岁的年轻人,第一次出现海马效应大多发生在6岁-10岁之间,并且在研究中大多数人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海马效应的出现会有减少,但在更年期和青春期这两个阶段里,内分泌会发生较大的转变,情绪的波动会变得更大,这个时候记忆也会更加活跃,海马效应也会更容易发生。


海马效应怎么产生的?


  海马效应的研究是复杂而困难的,因为海马效应的发生很短暂,且发生人群有不确定性,没有实物的研究,不存在像其他实验的目击者或者实物证明,幻觉记忆的研究是依赖于人的描述和对当时的信息回忆。

  这也是为什么海马效应拥有这么多理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研究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长久以来从哲学家到超自然学家,他们对幻觉记忆也都有着自己的理论。


科学界对海马效应做出的研究结果:

1. 记忆唤醒

  当一个记忆在短时间内被反复提及,你大脑中的海马体就存储下了一些特定的关键词比如一句话、一种气味,当你以后再经历这种特定关键词的时候,储存的记忆就会在海马体中被唤醒,开启自动回忆模式,但你已想不起来其中的来龙去脉,这时你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受。

2.半脑信息差

  有科学家认为我们在处理信息时,两个半脑的处理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很可能会短暂的出现信息差。也就是说,当你看到这个场景时,你的一半大脑先反应过来,记忆系统先记住了,然后另一半大脑反应的时候,就会发现你的记忆中有了这个记忆,这就造成了错觉,浮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3. 梦镜重叠

  弗洛伊德在著作《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性满足。人的一生会做很多梦,而梦里面会出现大量和自己潜意识有关的场景,且想象力丰富、思维开放的人大脑中构建的画面场景会更多,即使你可能醒来便回忆不起来自己曾做过的梦,但梦里的一些破碎画面和某些场景会留在你的潜意识中,当你再次经历某个场景时,这个场景就有可能触发到你的潜意识开关,随之就会打开记忆的大门,而这时候你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根据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观察,海马效应可以用精神活动历程来说明——就是潜意识的幻想,经验者的熟悉感是由于深藏于潜意识之中的幻想而产生的。

  曾有一位医生向弗洛伊德来信说:“我有个病人,他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常有一种熟悉感,但仔细想来,总能发现与他前一夜梦境里忘记了的部分相当。”

  与大多数人一样,弗洛伊德自己也发生过海马效应,当他产生deja vu的感觉时,他试图从当时的周边环境中去寻找答案,他认为这些意向应当是被从前的某一时刻要求改变自己的处境的热切期望所导致的。



奇闻异事

  巴巴万加是保加利亚佩特里奇村的一个村民,小时候曾让一场龙卷风卷到空中,落地后被砂石掩埋变成了瞎子,从那天起她的脑海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幻象。不同的是,她是盲人,她会专注于这些幻象,并神奇地发现这些幻象片段在未来大概率会出现。于是从那时起,预言者巴巴万加便在当地火了,据说只要一个人站在她面前,这个人未来将要经历的重大事件,会像过电影一样出现在她脑海里。她所作的预言大部分都已经实现,曾有学者为万加预言命中率做过统计,高达86%。其中最著名的预言有:美国的911恐怖袭击,苏联解体,黛安娜王妃去世,库尔斯克核潜艇沉没等等。


海马效应不可怕



积极作用:

  1.反映出我们的心理状态和记忆能力。一般来说,这并不是病态的现象,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体验。它说明我们的大脑有着惊人的创造力和联想力,能够在无意识中构建出各种可能的情景,并在适当的时机激活它们。

  2.说明我们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对不同的信息进行筛选、存储和提取。

  3.说明我们的大脑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当我们遇到压力或焦虑时,我们会借助海马效应来缓解紧张和不安,给自己一种安全和熟悉的感觉。

消极作用:

  1.海马效应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现实的判断和认知,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某些事情,而忽略了更多的细节和信息。

  2.海马效应也可能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让我们难以区分新旧知识,或者重复记忆已经掌握的内容。

  3.海马效应还可能导致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产生过高或过低的评估,从而影响我们的自信和自尊。


人常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想必说的就是海马效应了!

在很多时候,

我们都对幻想的事物

有着热切的期待,

但我们应当更加热爱当下,

享受生活中

每时每刻的惊喜和乐趣!


文案提供:青少年阅读体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