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书海泛舟】中国历史上那些"古老"的图书......



纸页轻薄,却能承载文化厚重;

书/简/脆/弱/,亦/曾/历/经/岁/月/沧/桑。


前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近5000年的文明史,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保存和流传下来的书籍可谓浩如烟海。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书流传到了现在呢?这个数字似乎还没有人准确地统计过,而且也基本上无法统计。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这样说:"馆藏有27万余册中文善本古籍,其中宋元善本1600余部;164万余册普通古籍"。而且这只是一个图书馆的收藏,可见中国古籍之多。古人从发明文字到编撰成书,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就让我们聊一聊中国历史上的早期书籍有哪些。

【今日常识】

“中国史书第一”

  1.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

  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4.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5.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6.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体例)。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

  9.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10.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

《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国第一本追述古代历史文献和古代事迹的汇编,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尚书》被列为重要的核心儒家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家研究的基本书籍。“尚”即“上”,《尚书》为上古之书,它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编纂。《尚书》有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为伏生所传,经历代不断完善,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

伏生传书


《春秋》

  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据了解,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最后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更多人关注古籍,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95后摄影师通过设计创作,生动再现《山海经》中的神兽,引发网友关注;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戏剧、影视等形式,让典籍故事更具生命力、感染力……古籍借助文字、图画、视频等多样形式被赋予时代新义,正是一种创造性保护。

纸页轻薄,却能承载文化厚重;

书简脆弱,亦曾历经岁月沧桑。

  今天,中国古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让我们能更好的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从中获得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以上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及网络)

文案提供:第一图书借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