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一饮倾城】“与咖啡的浪漫约会”系列——咖啡的三原色



一饮倾城

咖啡的三原色

-- 三大原生种 --

  咖啡主要分为三大类——阿拉比卡种(Arabica)、罗布斯塔种(Robusta)、利比里亚种(Liberica),但在市场上流通更广泛的是阿拉比卡种和罗布斯塔种两种。每种咖啡原生种皆有其优缺点,使用目的与用途也不尽相同。本期将为大家科普这三大原生种。

  咖啡属于茜草科咖啡属的常绿灌木,以热带地区为中心,约有500属6000种茜草科植物分布于此。

阿拉比卡小粒种

  一直以来咖啡都被认为具有某些药效,如健胃、醒脑、止血、散热、强身等。比较有名的茜草科植物还有栀子,它的果实很早以前就被晒干拿来作为药材。

罗布斯塔中粒种

  咖啡属的植物约有40种,但能够生产出具有商品价值咖啡豆的仅有阿拉比卡种、罗布斯塔种、利比里亚种,这三种称为“咖啡三大原生种”。

利比里亚大粒种

-- 阿拉比卡种 --

  阿拉比卡种的原产地是埃塞俄比亚的阿比西尼亚高原(即现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初期主要作为药物食用,13世纪培养出烘焙饮用的习惯,16世纪经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进而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喜爱的饮料。

  所有的咖啡中,阿拉比卡种的咖啡占75%~80%,它的绝佳风味与香气,使它成为这些原生种中唯一能够直接饮用的咖啡。但其对干燥、霜害、病虫害等的抵抗力过低,特别不耐咖啡的天敌——叶锈病,因而各生产国都在致力于品种改良。

  斯里兰卡就是一个例子。过去斯里兰卡曾是远近闻名的咖啡生产国,19世纪末却因为叶锈病的肆虐,咖啡庄园无一幸免。此后,斯里兰卡转而发展红茶产业,并与印度同列红茶王国。

  阿拉比卡种咖啡豆主要产地为南美洲(阿根廷与巴西部分区域除外)、中美洲、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地,主要是东非诸国)、亚洲(包括也门、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区域)。

 -- 罗布斯塔种 --

  在非洲刚果发现的耐叶锈病品种,较阿拉比卡种有更强的抗病力。人们都喜欢将罗布斯塔种与阿拉比卡种咖啡相提并论,事实上罗布斯塔种原是刚果种(学名Coffea canephora)的突变品种。

  阿拉比卡种咖啡豆生长在热带较冷的高海拔地区,不适合阿拉比卡种咖啡生长的高温多湿地带就是罗布斯塔种咖啡生长的地方。罗布斯塔种具有独特的香味(称为“罗布味”的异味,有些人认为是霉臭味)与苦味,仅仅占混合咖啡的2%~3%,整杯咖啡就成了罗布斯塔味。

  它的风味就是如此鲜明强烈,若想直接品尝它恐怕得考虑一下。它一般被用于速溶咖啡(其萃取出的咖啡液大约是阿拉比卡种的2倍)、罐装咖啡、液体咖啡等工业生产咖啡上。咖啡因的含量3.2%左右,远高于阿拉比卡种的1.5%。

  罗布斯塔种咖啡主要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越南及以科特迪瓦、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为中心的西非诸国,近年来越南更致力于跻身主要咖啡生产国的行列,并将咖啡生产列入国家政策中(越南也生产部分阿拉比卡种咖啡)。

-- 利比里亚种 --

  西部非洲为利比里亚种咖啡的原产地,对于不论是高温或低温、潮湿或干燥等各种环境,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唯独不耐叶锈病,风味又较阿拉比卡种差,故仅在西非部分国家(利比里亚、科特迪瓦等)国内交易买卖,或者栽种来供研究使用。

  利比里亚种在中国极罕见,仅在海南省文昌迈号镇有少量种植。利比里亚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口感醇厚,苦味适中,带有浓郁的烟熏味和香料味。

  它的酸度较低,香气独特而浓郁,有些人形容其香气类似于烟草和黑巧克力的混合。由于其产量较少且风味独特,常被一些咖啡爱好者视为珍稀品种。

  根据ICO(国际咖啡组织)的统计,扣除各咖啡生产国国内交易的部分,在世界市场流通的咖啡中约65%为阿拉比卡种,35%为罗布斯塔种。阿拉比卡种的特征是颗粒细长且扁平,罗布斯塔种的咖啡豆较浑圆,由形状即可轻易分辨出。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及图书,侵权即删)

参考图书

馆藏地点:3楼科技产业信息咨询中心13排11列2层

更多咖啡知识可查阅本馆图书,也可关注本系列其他推文,下期更精彩~

文案提供:第一图书借阅室